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内容正文
《西藏,情人般的木碗》想起昨天的必要性,才会更好的抒写今天
时间:2023-06-02    来源:媒体联盟网    阅读:
  打印

西藏,情人般的木碗

文 / 陌上千禾

 

林芝,我的十七岁丢在那了

仿佛是昨天,太阳的宝座写着工布映像

 

梦想原谅了苦难

命运,命运的旗帜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多少次我想回家乡打捞 渠江河里的精灵

救赎我的梦

我的梦想

不想再流浪

 

我打开自然汇于一种精神

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少女来到了西藏

不想收到黑色的信号而是蓝天的馈赠

这一切,美好的一切差点变成了灰色

我的十七岁,我的花季

丢在那了,林芝

 

雪山常年在我家对面

天,夏天,林芝多雨的季节

我的梦想,淹没在尼洋河里

就此了结一生吗

不,不能,不行

不想那样。爱笑爱哭天真成熟的都是我

太阳笑了,月亮,星星连着经幡阵也跟着笑了

命运的旗帜总跟虔诚的心有关

不会是别人给的灰色

是的,我要重新找到丢失的十七岁呵

 

林芝啊,太阳的宝座,请赐予我耀眼的光芒

让我点亮黑夜中的灯塔 照耀你西藏最美的称号

让我在绿叶百花丛中飞舞 谱写我梦开始的地方

那一片林海与村庄总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

我用心眷顾

因为,重生

 

想起——

昨天的必要性,才会更好地抒写今天

西藏,我的第二个名字

林芝,拉萨

拉萨,林芝

就让我为你写一首诗吧

题目叫西藏,情人般的木碗

(2017年3月1日凌晨2:02于拉萨)

 

为什么诗的名字,要叫《西藏,情人般的木碗》,源于藏族人喜爱木碗。

原因有三:一是木碗经久耐用,携带方便。二是木碗盛茶酒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盛食不变味,饮用不烫嘴。在藏族人的观念中,用木碗饮酒还会使人聪明、英俊、惹人喜爱。三是木碗大多制作精美,色泽明亮华丽,木纹别致美观,造型丰富,有的木碗还镶嵌银边,一只只木碗就是一件件精致的工艺品。正是木碗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赋予了木碗神奇的品格,令藏族人格外珍视。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藏族民歌道出了藏族人同木碗的密切关系:

领着情人吧害臊,丢下情人吧心焦。

情人若是个木碗,揣在怀中有多好。

从文献上看,藏族使用瓷碗的历史同饮茶的历史是相伴产生的。《汉藏史集》在叙述完茶叶在吐蕃出现的故事后,接着讲道:

‍‍‍‍‍ 国王说:“不能用以前有的玛瑙杯、金银等珍宝制作瓢勺,需要找一种以前没有的器具。听说汉地的皇帝有一种叫做‘碗’的器具,可派人前去要来。”于是吐蕃派出使臣前往汉地。皇帝派来工匠,根据吐蕃赞普的要求,制造了碗口宽敞、碗壁很薄、腿短、颜色洁白、具有光泽的“兴寿碗”,三种上等碗分别起名为夏布策、南策、囊策,三种普通碗起名为特策、额策、朵策,并绘鸟衔树枝,鱼儿戏水,麋鹿徜徉等图案。‍‍‍‍‍

这是藏史记载的碗最初出现在藏地的情形。

同一史书还记述道:

在龙朗楚吉杰波王(即赞普都松芒布支)在位之时,由技艺高超的工匠在索那唐波且地方以珍宝为原料按听说的式样烧制了上、中、下三等三十二只大小不同的碗。上等和中等的碗为白色,下等的多数为青色。

这是吐蕃烧制瓷器的最早记载。

西藏的瓷器烧制与陶器制作相比显得欠发达,著名的瓷器之乡有山南扎囊的普布地方,至今瓷窑遗址尚存。普布瓷窑大约建于明代,兴盛于明代晚期和清代早、中期,于清代晚期衰败以至废弃。普布所产瓷器均为白底蓝花瓷器,胎薄质轻,主要器型有高足碗、大喇叭口碗、高足杯等,曾广泛流传于藏地和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地。

西藏所用瓷碗瓷器除部分为本地所产外,大量来自汉地。其来源有两大途径:一是来自汉藏民间贸易,二是来自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僧俗官员的赏赐。在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以及许多著名古寺如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噶玛寺中珍藏着为数不少的元、明、清时代的瓷器精品,殊为珍贵。民间也广泛使用瓷碗,作为待客时敬茶献酒盛饭的餐具和饮具。过去瓷碗价格高,许多人家都珍藏有祖辈们传下来的瓷碗。现在瓷碗仍是藏族最喜爱的饮酒喝茶的器具。

餐具中还有各种质料的盘类餐具,从最古老的陶盘(盆)到木盘、铜盘、银盘,形制各异,种类丰富。往往大型聚会和节日婚庆时,常将各种肉和食品分门别类放置于大木盘中,供客人自助取食。此外,餐具中还有盛饭用的木勺,盛放糌粑的木盒“糌颇”等,都很有特点。

饮具与餐具密切关联,上述木碗和瓷碗在大多数场合是作为饮具使用的。专作饮具使用的目前看来最早的当属酒杯。在三四千年前的曲贡遗址就发现了酒具陶杯,吐蕃时代又发现了陶制高足杯,几千年间藏族以陶杯饮酒的历史连绵延续。待木碗和瓷碗大量使用后,陶杯作为酒具的历史才逐步终结。在藏族饮具中,各种质地的茶壶和酒壶甚多,如陶壶、铜壶、银壶、金壶、象牙壶、牛角壶、木酒壶,等等。在西藏各地,还有适应当地生活方式而带地方特色的酒具,如牧民常以皮囊作酒具,以适应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日喀则、江孜、白朗一带农村,有一种称为“孔姆”的鸟形彩陶酒具,“孔姆造型古朴大方,既是容器又是饮具,使用时,主人从鸟背的入口处倒酒,客人由鸟嘴喝酒,独具地方特点。

如同其他生产、生活用品一样,藏族的饮具、餐具和炊具在当代生活中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人们既使用古老的陶罐,“汉阳”锅、酥油桶、木碗等器皿,同时高压锅、电饭锅、玻璃制品、不锈钢炊具和餐具等现代工业制品也大量进入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传统与现代的混融交汇。

 

你点的每一个赞和在看,

都是对我莫大的鼓舞。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免责声明:本文为友情转发内容,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请阅读用户自行分辨,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看点推荐
精彩内容荐读!
看点推荐 精彩内容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