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 > 内容正文
  •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德艺双馨——记中医邹丙义
    时间:2023-12-11    来源:媒体联盟网    阅读:
      打印

    早在2015年,国家领导人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并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邹丙义说:“我要把国家领导人的那份关心中医药化继承、发展的情怀,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建设健康信阳贡献力量,让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华瑰宝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

    邹丙义,1970 年出生,安徽省潍溪人双堆集镇邹村人。邹氏中医健康技术创始人,国家中医专长库人才,张仲景医学传承人,爱心公益人士,全国榜样代表,信阳市唯一逆行武汉抗疫医务工作者,信阳好人代表,潢川县道德模范,潢川县蒲公英微公益会员。

    他擅长以邹氏中医健康技术包括针灸、打通任督二脉、中医中药、以疼治痛、柔性正骨、儿科经方贴敷疗法。

    医者仁心 大医精诚

    邹丙义幼年时家徒四壁,兄弟姐妹众多,排行老三的他已经体味过生活的苦楚。读完中专后,便跟随家族中一位名老中医学习,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敢有一丝怠慢。经过多年学习得到老师的真传和秘方。于1990年开始在家乡开中医门诊,1998又到潢川这片土地上从事中医门诊治疗,从此以后他在潢川医医者仁,对患者兢兢业业,对自己的医术不断实践总结,终于取形成自己的一套邹氏中医健康治疗文化,使他在中医责任担当的人生路有了很好的成就和起色。

    邹氏中医治疗技术是以阴阳为总纲,五行为指导,经过数十年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一套自身理论指导的治疗纲领,包括针灸、膏摩、汤药、敷贴等多种治疗方法。

    从医的三十多年中,他本着以人为本,医者仁心的态度,用心研究学习中医经典伤寒论,总结治疗经验,发挥传统中医特长,视病人如亲人,为地方百姓健康服务。以中医针炙,推拿,经方验方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在当地群众口碑较好,更有外地人坐火车慕名而来。在不大的诊所里挂满了锦旗,“德艺双馨”,“医术高明”,“妙手仁心”,“大医精诚”比比皆是……

    “传承中医国粹,守护人民健康,做一个担当中医人,奉献社会。”邹丙义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医者仁心,是对邹丙义最真实的写照。

    坚守初心 益心益意

    熟悉的人都知道邹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个大善人;不熟悉的人只要一提到邹丙义,就赞不绝口“中医传人、大爱善人、公益达人。”

    八一前夕,多次慰问抗战老兵。2020年八一上午,邹丙义和潢川县工商联副主席姚雪峰、县宣传部张恒、潢川中医院医师胡清友、蒲公英会员代表一行数人,前往张集吴集存看望、慰问98岁的抗抗张老兵姚广友英雄。2021年八一上午,邹丙义和蒲公英会员代表10余人,前往春申办事处检察院家属院看望、慰问95岁的抗美援朝老前辈甘自强。2022年7月31日上午,邹丙义和黄国粮贸王金玉,大学生胡馨尹、刘振,蒲公英会员代表一行到开发区看望、慰问抗美援朝老英雄李守德。

    响应乡村振兴号召,经常义诊。为推动中医文化进村入户,邹丙义受邀参加光山县南向店乡何畈村文化合社的义诊活动,不仅宣讲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而且还对当地居民进行免费义诊;当天,邹丙义免费义诊针灸正骨几十人,患者立竿见影,让患者真实体验了中医医术的神奇疗效。邹丙义还在潢川黄国敬老院、付店、潢川经济开发区等社区多次开展义诊活动,方便患者。

    多年无私帮扶孤苦的李玉龙四姐弟上学、生活的事传为佳话。在邹丙义的一次义诊活动中,当时年仅八岁的李玉龙脚腿患上严重的癣,痛得不能穿鞋,满脚污垢看不见皮肤。邹丙义给他买了癣药,亲自把小玉龙的脚洗干净,把癣药给他搽上后,一向不爱说话的小玉龙到屋里拿个番茄微笑着递给邹丙义,感激的眼神让在场人们都非常欣慰。在多次的治疗中,邹丙义得知李玉龙四姐弟没有了父亲,母亲改嫁远走他乡从未回来,跟随着年过七旬的奶奶孤苦地生活。邹丙义的眼睛湿润了,决定要默默地帮扶四姐弟成人成才。他先后三次累计出资近万元为四姐弟改造了厨房、灶台和炊具,不仅让姐弟们饮食健康,还避免了生火做饭时不安全隐患。邹丙义再忙每周总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小玉龙姐弟们,每次去总是买上新鲜的水果带上。几年过去了如今大姐毕业了,去南京找了工作,三姐正在县城上中学。当天记者与邹丙义一起去小玉龙家访,奶孙俩看到他就像见到亲人。邹丙义又检查了小玉龙的体癣,拉着孩子的手说玉龙懂事了,好好学习啊。临走时奶奶说天快冷了小三妮要用被子,邹丙义第二天就拿上送到了学校。

    自掏腰包帮扶另外几个贫困家庭。有魏岗乡的、桃林镇的,还有仁和镇的。让邹丙义记忆深刻的是,他带着几户贫困家庭的五、六个孩子,到商城金岗台西河去游学。一向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如放飞的小鸟儿,到了山上转眼不见踪影。邹丙义就在山上四处寻找,高喊孩子们注意安全,大的要照顾小的,以防不测。但看到一个叫玉欣的孩子,由于自己贪玩膝盖划破时,他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邹丙义认为做公益就算是有风险有代价有辛酸,也要坚持去做。下山时邹丙义要背孩子下山,孩子不愿意坚持自己走。通过带孩子们外出研学旅游,让孩子们更懂事了,学习也更努力了。

    带领孩子做公益。邹丙义曾经国际志愿者日前夕的凌晨5点起床,去接几个乡镇的孩子分别到黄淮大丰收、洪山寨捡拾垃圾,做公益。把孩子们逐一安全送到家后已到夜幕降临。虽说累点,但看到孩子们捡拾垃圾、结识朋友、带动别人、获得掌声、锻炼身体、开阔视野、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遇见美好,邹丙义还是孩子般笑开了花。

    公益戒烟宣传。2014年以来,邹丙义还自发做公益宣传戒烟,赠送他人自主研发的戒烟灵千余份,帮助众多烟民成功戒烟……

    30多年来,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助、帮扶一些困难儿童,孤寡老人,走访慰问老军人,为困难户免费治疗,大病救治等累计捐款捐物几十万元,其公益事迹被多家官方媒体报道。

    逆行武汉 大医精诚

    2020 年春始新冠肺炎暴发流行,邹丙义通过新闻媒体看到武汉疫情十分严重后寝食难安。医生职业使然鞭策着他,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坚决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号召。他每天都通过电话联系疫情一线,并且不停地做妻子和孩子的思想工作。后在潢川县卫健委的支持下,邹丙义于 2月11日一个人开车连夜奔赴武汉,自12日起,邹丙义在武昌区丽枫酒店隔离康复点开展中医志愿服务,负责对康复点所有留观人员进行健康巡诊、中医康复、心理辅导工作,一干就是50多天,累计治疗人次150例以上。

    邹丙义主要运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为留观人员进行辅助治疗,缓解症状。同时,每日在留观人员微信群发布普及健康知识、心理抚慰疏导治疗文章,消除大家的负面情绪,给贫困家庭患者捐款减少心理压力,让大家安心隔离康复,保持心情舒畅。期间临床采用邹氏中医健康技术治疗 100 多名新冠肺炎并发症患者,疗效确切,受到患者高度好评。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明,武昌区政协主席陈鹏南到该点视察给予肯定。抗疫结束后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为其颁发志愿者荣誉证书、抗疫纪念章。其抗疫事迹被《湖北日报》、《今日湖北》、《国际金融报》、《国药卫生报》、《健康报》等多家官方媒体报道。

    抗疫结束返回潢川后,潢川籍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全国人大代表黄久生,时任潢川县县长兰恩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伟,县卫健委主任郑先刚、副主任胡林对其志愿服务社会及抗疫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家风遗训 衣钵传承

    “为何能坚持做好事这么多年呢?”面对疑问,邹丙义微微一笑说,“这要感谢我的父亲,他是一名党员干部,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他带领农民工兴修水利,赤脚破冰的情景。后来,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没有钱医治,后来导致了瘫痪。即便如此,他仍然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做为群众服务的事。”

    爱心源于人的本质,善意折射出道德的高尚。因父亲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瘫痪,让邹丙义走上了中医的道路。因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一颗小小的孝心长成了爱心大树。邹丙义用一双手、一颗心,一肩担家庭责任,一肩担社会责任。

    如今,邹浩宇也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做公益做慈善,帮助、关爱弱势群体。

    “爸爸是个英雄,我为有这样父亲而自豪。作为爸爸的儿子,作为一名医生,我要学习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学习他大爱育人、慈善公益精神,立足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解救更多病患者的痛苦。”谈及父亲,邹丙义的儿子、中医师邹浩宇深情地说。如今邹浩宇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成毕业,历经安徽、江苏等地市多家公立医院多岗位历练,义无反顾地追随父亲邹丙义大夫,扎根豫南,为广大的病患者解除痛苦,和父亲一起做公益。

    邹丙义父子认为,作为医生就应该把真情和担当奉献出来,才不愧为一名医生。如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豫东南高新区,已搭建较高较好的平台,邹氏中医治疗技术应该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为新区建设出力,加强潢川、光山两地人民提供满意的中医治疗,奉献多年的临床经验,免费教授弟子。健康潢川、健康光山、健康信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友情转发内容,仅代表作者、用户个人意向/观点,请阅读用户自行分辨,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看点推荐
    精彩内容荐读!
    看点推荐 精彩内容荐读!